您好,欢迎访问 甘肃前进现代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!
员工之声

晨光里的“犊牛妈妈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05人气:4


微信图片_2025-10-05_082445_924.jpg


清晨七点,朝阳像打翻的金粉,把犊牛岛的顶棚染成暖融融的浅金色。吴鹏菊已换好深蓝色工作服,胶鞋踩过带潮气的水泥地,鞋跟敲出“笃笃”声,惊起檐下几只麻雀。口袋里的记录本刚抽出页角,犊牛岛里就炸开一串清脆的“哞哞”声——几头出生没几天的小牛犊扒着木栏杆探头,黑亮的眼珠直勾勾望她,这是她每日雷打不动的“晨间问候”。

第一站必是“新成员”的犊牛岛。昨天傍晚刚落地的小牛还裹着胎毛,细密得像撒了层珍珠粉。她蹲下身,先将温热的手背贴上小牛耳朵,指尖轻轻摩挲:“38℃刚出头,体温正好。”又小心翼翼托住小牛下巴,拇指拨开嘴唇查看牙龈,见那片嫩肉透着透亮的粉,才松了口气。随即掏出碘伏棉片,顺着小牛的脐带慢慢打圈擦拭,动作轻得像给襁褓里的娃娃掖被角:“这地方金贵,七点查护最稳妥,晚了怕藏细菌。”

“喂奶时间到咯。”吴鹏菊推着装满巴氏消毒奶的推车,金属轮碾过地面“咕噜”响。每到一个犊牛岛前,她都要把奶温枪稳稳插进奶桶——不多不少正好38℃,和母牛初乳的温度分毫不差。胆小的小牛往后缩,她就用指尖轻轻挠挠牛脖子,声音柔得像哄孩子:“快来吃呀,吃完长结实,能抵过冬天的风呢。”没一会儿,小牛便含住奶嘴,喉咙里发出“咕咚咕咚”的吞咽声,她站在一旁守着,眼神比晨光还软。喂到第三十头时,额前的碎发已被汗粘在鬓角,却总多待半分钟,确认小牛没呛奶,才推着车往下一个岛走。

第一轮喂奶刚收尾,她又抄起耙子钻进犊牛岛。经过一夜,岛里积了些粪便和剩奶渣,她弯腰把杂物归到推车里,铁耙与地面摩擦出“沙沙”声。再抱起晒干的垫料往岛里铺,双手把草料摊平,直到用手掌按下去能陷进半指,才直起腰捶捶后背:“小牛腿细,七点清完垫料,它们白天能舒舒服服躺,才不容易磨破皮。”清完两三座岛,朝阳已爬得老高,光线穿过她的发隙,连工作服上的奶渍都泛着暖光。

傍晚下班前,吴鹏菊靠在推车边翻记录本,铅笔尖在纸页上划过,把每头小牛的健康状况、喂奶量一一补全。风里飘着牧场的青草香,混着淡淡的奶香,不远处的小牛犊们吃饱了,有的蜷在新垫料上打盹,有的用脑袋互相蹭着玩。她指尖划过本子上的编号,嘴角带着笑,夕阳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,轻轻覆在犊牛岛的顶棚上,像给两百多个“牛娃娃”盖了层温柔的被子。

这就是她的一天,从晨光熹微到夕阳西沉,没有悠闲的晨光,却藏着两百多头小牛的安心成长。(杨丽雯)

标签: